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贸易争端加剧 焊管出口形势简析
发布时间:
2025-03-06 18:36
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不佳,贸易摩擦突出,各国更加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我国作为焊管出口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出口数据表现也尤为亮眼,但同时,我国大量优质廉价的中国产品对一些国家的产业同样造成了一定威胁。一些国家为平衡贸易逆差,对我国出口的钢管频繁实施反倾销调查,或是增加关税或是增收反补贴税收等。面对日益严峻的反倾销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笔者将从我国钢管出口贸易的结构来分析反倾销对我国钢管外贸的影响。
2024年反倾销案例
2024年对我国钢管实施反倾销调查4例,反倾销终裁11例,主要集中在不锈钢管、碳结钢管和无缝钢管等品种。其中,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洲国家为主,其次还有欧洲经济联盟、南美的巴西以及南亚的印度。
表1:2024-2025年年钢管对华反倾销事件汇总 | ||||
时间 | 国家 | 对象 | 品种 | 阶段 |
调查 | ||||
2024年2月1日 | 美国 | 中国 | 大口径焊管 | 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
2024年2月9日 | 澳大利亚 | 中国 | 焊缝管 | 双反豁免调查 |
2024年8月29日 | 巴西 | 中国 | 无缝碳钢管 | 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
2024年9月25日 | 欧亚经济委员会 | 中国 | 无缝钢管 | 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
终裁 | ||||
2024年1月26日 | 欧亚经济联盟 | 中国 | 冷轧无缝不锈钢管 | 反倾销案作出第二次日落复审终裁 |
2024年4月4日 | 墨西哥 | 中国 | 合金碳钢管 | 反倾销期间复审终裁 |
2024年5月10日 | 澳大利亚 | 中国 | 精密钢管 | 双反豁免调查终裁 |
2024年5月27日 | 墨西哥 | 中国 | 无缝钢管 | 反倾销期间复审初裁 |
2024年5月31日 | 欧盟 | 中国 | 不锈钢无缝钢管 | 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
2024年6月6日 | 美国 | 中国 | 大口径焊管 | 第一次双日落复审终裁 |
2024年6月15日 | 印度 | 中国 | 焊接不锈钢管 | 第一次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 |
2024年7月18日 | 加拿大 | 中国 | 碳钢焊接钢管 | 第三次双反日落复审终裁 |
2024年8月28日 | 澳大利亚 | 中国 | 焊缝管 | 双反豁免调查终裁 |
2024年9月10日 | 印度 | 中国 | 焊接不锈钢管 | 征收反补贴税 |
2024年9月11日 | 美国 | 中国 | 环状焊接碳素钢管 | 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
2025年2月20日 | 哥伦比亚 | 中国 | 焊接管 | 反倾销调查 |
2025年2月12日 | 墨西哥 | 中国 | 无缝钢管 | 反倾销日落合并期间复审终裁 |
2024年我国焊管出口外贸结构
从总量来看,2024年我国焊管出口量535.53万吨,年同比增长20.77%,出口金额47.67亿美元,年同比反而下降8.74%。其中焊管的出口单价从2023年的1177.9美元下滑到2024年的890.1美元。从出口对象来看,2024年我国焊接钢管出口主要集中在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越南等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其中亚洲约占出口总量的54.8%,然后依次是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
2024年对华反倾销群体进口我国焊管情况
以2024年对华实施反倾销的群体为例,其2024年总体进口我国焊管67.7万吨,占比我国焊管出口总量的11.52%,较2023年占比减少0.83%;进口我国焊管金额7.01亿美元,占比我国出口总金额的14.7%,较2023年占比反而还增加了0.9%。
结论:
结合以上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钢管反倾销主体仍是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都是对华反倾销猛烈的国家),于此同时,贸易出口扩张下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也愈演愈烈。
2.2024年我国焊管出口总量增加下出口金额却相对下滑,一方面体现出焊管出口国外均价的整体下移,焊管出口贸易价格竞争激烈,同时也侧面烘托我国焊管出口同质化严重,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较小。
3.对华实施反倾销的群体进口我国焊管占比我国焊管出口量11.52%也不可谓之少。占比量的减少,占比金额却相应扩大,与我国焊管总出口量和出口金额趋势相背??杉?,在我国焊管出口价格激烈竞争的时期,反倾销的实施对我国焊管出口低价抑制明显。
建议:
未来,我国焊管外贸出口只靠价格优势的贸易扩张形势势必会面临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反倾销主体也会更倾向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面临反倾销形势逐渐严峻的背景下,我国更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焊管产品技术含量,优化我国焊管产能结构。其次,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通过政府双边贸易谈判,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大发展中国家互补性商品的出口,以减少对进口国同类产业的损害威胁。企业方面,应充分重视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积极诉讼,切实保护自身利益,也保证我跟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可持续发展。